博学|雅正|融合

EN |

加强师德师风,赋能教师成长 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4 17:06:20

广州外国语学校  林伟洪   

 

今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积极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创建师德师风优秀学校、赋能教师成长为抓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经过调查研究,结合我校实际,现将课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调研背景

首先,基础教育的慢节奏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不相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基础教育应该与高等教育一体衔接,共同承担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使命。

其次,教师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识不强。当前,学校硬件设施显著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学历水平日益提高,但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许多教师自认为只要自己业务能力达标、能教好课就行了,缺乏大局观、进取心和团队协作意识,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和责任担当。中老年教师都有过不计较工资高低也努力工作的经历,但到了一定年龄容易缺失内驱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热情锐减,佛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增加。

再次,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与新时代跨界要求不融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的资源。中小学教师是不同时代从师范院校或其他高校毕业的,学生时代所学知识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许多教师以工作忙为由疏于学习、提升,教学方法难免“涛声依旧”。与新课改、新教材相适应的教育是无边界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打破专业知识界限,跨时空思考,跨学科研学。因此,各科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跳出舒适圈,而不能固步自封、安于现状。

二、课题调查研究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贯彻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我校要抓住师德师能这个牛鼻子,通过调查研究学校教师队伍情况,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5月12日,组织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了解新入职教师工作、生活情况。5月30日组织科组骨干教师座谈,了解教师职业发展困境。6月19日指导科组长会议,了解科组建设中的瓶颈问题。通过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调查研究,获得如下反馈。

(一)需加强教师创新教学教研支持力度。因循守旧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创造型学生的,研究型教师则是支撑学校跨越式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一方面,部分科组教研活动浮在表面上,教研流于形式,教师平时很少主动研究;另一方面,一些教研成果停留在本学校、停留在材料中,成为无花果。高手在民间,学校要给一线教师一席之地,以行政手段公平、公正、公开地推广应用各科教师教研教改成果,让一线教师教研成果落地生根,真正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持续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思想、工作状态怎么样,学生的思想、学习状态就可能是怎么样。但是,目前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重教学业务、轻政治建设的现象。如何激发青年教师活力,提高思想觉悟?如何让中老年教师不忘初心、克服职业倦怠?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以不同年龄教师都能接受的方式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师德教育紧密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使之走心走深走实。

(三)大力减轻教师非教学性负担。“双减”政策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提高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既有重要性,也有紧迫性。一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动真格,主管部门要带头务实,多下基层调查研究。二要下大力气治理文山会海。三要减少对中小学校不必要的比赛、检查和评估,让教师静下心来教学,让学生专心学、用心悟。

(四)科学完善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素养最重要的指标。尽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不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但社会各界和家长仍然非常看重学校排名和名校录取情况,结果是教师之间保守、学校之间设防。学生成绩是硬道理,升学率的确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载体,但不能因此将其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指标。教育部强调,对教师评价要破“五唯”,鼓励教师潜心从教,在教学岗位上改革创新;同理,要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学校增值评价机制,从五育并举、课程建设、办学特色、立德树人等方面引导学校多元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创建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学校,赋能教师成长

(一)党群共建育师德、赋能量

实行“党建+师德”工程,建立并实行教职工、党员理论学习制度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学习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引导各科教师积极参加师德师风继续教育学习,基本完成10学时培训;依托党总支、教代会,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为执行组长,建立并实行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校工会、党支部与家委会齐心协力,共同监督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的教师教学培训体系。以青年教师发展为主线,助力青年发展。聚焦青年教师成长,开展青年教师沙龙、教学比武、课程验收、“十佳”评选、课题指导,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马克龙总统与青年见面会、大湾区科学论坛志愿服务,推动青年与学校“双向奔赴”。与港科大(南沙)、协和学校、安顺一中交流,促进深度共建。完成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考核,与中山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挂牌优质生源基地,擦亮办学品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国际化课程与评估体系建设及教材审核培训,规范合作办学。

(二)五路并进养师德、强水平

一是情怀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全民健身活动结合,将师德涵养与最美办公室创建相结合,邀请专家进校开展博雅讲坛,实施青蓝工程,选树集团师德标兵、学校十佳青年教师,引导教师关爱学生、服务社会。   

二是专业树立。组织签订师德承诺、教学督导,举办新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讲座,建立并实施包括思政(法纪)必修课、师德涵养课、礼仪公共课、青工必修课、亲子教育课、保健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在内的师德师风建设校本课程,督促广大教师参加师德师能培训课,完成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三是制度保障。建立并实行包括教职工公约、师德建设和考评制度、教职工坐班和考勤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科组深度备课制度,将师德师风、教学教研业绩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在集团范围内评选博雅教师、师德标兵。

四是文化涵养。通过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开展尊师主题月、新教师入职宣誓,新教师课堂验收、集团教学片段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

五是协同共进。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困难教师、外派、援疆教师,统筹教职工子女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位,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俱乐部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

(三)办学成效展师德、现成效

学校领导班子、中层以上干部决策民主、廉政团结、以身作则,带领广大教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各科教师乐教、善教、美教,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招生、考试、推优规范、公开、公正,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满意度较高。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下阶段,本人将继续带领党总支将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继续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2023年6月28日